江蘇省體育局局長陳剛解讀《江蘇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
貫徹國家戰略 助推新江蘇建設 ——江蘇省體育局局長陳剛解讀《江蘇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
近日,江蘇省人民政府印發《江蘇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就貫徹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和國務院《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落實江蘇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的聚力創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科學發展“十三五”時期江蘇的全民健身事業,助力推進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新江蘇建設做出部署。江蘇省體育局局長陳剛對《江蘇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進行了解讀。
問:“十二五”期間,江蘇圍繞省政府和國家體育總局共建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示范區,在全民健身工作上取得了很大成效,請您具體介紹一下。
答:過去五年,在國家體育總局的正確指導下,江蘇全省上下把發展全民健身事業作為改善民生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加快構建功能明確、網絡健全、城鄉一體、惠及全民的公共體育服務體系,成功創建全國唯一一個以省為單位的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示范區,推動了全民健身更加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一是全民健身設施顯著改善。13個設區市中12個建成了含5000坐席的體育館、30000坐席的塑膠跑道標準體育場、標準游泳館在內的體育中心以及5000平方米以上的全民健身中心,所有縣(市、區)基本建成塑膠跑道標準田徑場、3000坐席的體育館、游泳館或標準室內游泳池、3000平方米以上的全民健身中心, 90%以上鄉鎮(街道)建有小型全民健身中心,行政村體育設施實現全覆蓋,全省城市社區建成“10分鐘體育健身圈”,建成健身步道6500公里,初步形成省市縣鄉村五級公共體育設施網絡,人均公共體育場地面積達2.01平方米,高出全國平均水平0.55平方米,提前達到國家2025年目標。二是體育社會組織快速發展。全省90%以上鄉鎮(街道)建有體育總會、老年人體協、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和2個以上體育單項協會,基本形成以健身俱樂部和晨晚練健身站點為點、體育社團為線的點線結合且覆蓋各類人群的體育組織網絡。三是全民健身活動蓬勃開展。承辦國際國內體育賽事活動數量連年保持全國第一,成功舉辦了青奧會、亞青會。定期舉辦省全民健身運動會、老年人體育節、農民運動會、青少年陽光體育聯賽、殘疾人運動會。全省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達35%以上。四是科學健身指導水平明顯提升。實現縣(市、區)國民體質監測中心全覆蓋,每年為基層群眾進行體質測定和健身指導達30多萬人次。10個設區市探索試行“醫保健身一卡通”政策。建成全省全民健身電子地圖。五是全民健身服務業穩步壯大。成功創建蘇南(縣域)國家體育產業基地,建成省級體育產業基地59家。五年累計籌集體彩公益金226億元,體育彩票銷量實現全國“十連冠”。省級體育產業發展引導資金5年累計投入4億元扶持569個項目,帶動社會投資近240億元。全省體育產業快速發展,年均增長率達16.3%。
問:對“十三五”時期,《江蘇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提出了什么樣的發展目標?
答:總的來說,通過五年的努力,到2020年,江蘇全民健身公共服務能力和均等化程度顯著提高,人民群眾健康素質保持在全國前列,全民健身事業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中的功能更加凸顯。《江蘇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還明確了六項具體目標任務。一是城鄉居民體質更加強健。體育文化和身心健康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中的作用進一步提升。每周參加1次以上體育鍛煉的人數達5000萬人;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達3200萬人。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城鄉居民人數比例在93%以上。二是全民健身設施更加完善。城市社區“10分鐘體育健身圏”內涵不斷豐富。鄉鎮(街道)基本建成全民健身中心和多功能運動場,行政村(社區)基本建成體育活動室和多功能運動場,同時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都建有健身小公園和健身步道。全省建成體育公園l000個。人均公共體育場地面積達2.5平方米。三是全民健身組織網絡更加健全。全省體育社團總數達4000個以上,各類體育俱樂部1.5萬個,團體注冊會員2萬個、個人注冊會員超過200萬人。市、縣屬體育社團基本實現2A級全覆蓋,鄉鎮(街道)體育總會、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老年人體育協會和2個以上單項體育協會實現全覆蓋。萬人擁有晨晚練健身站(點) 5個以上,萬人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35人。四是全民健身活動更加豐富。“環太湖”假日體育圈、淮海濕地假日體育帶的影響力持續擴大,全年馬拉松賽事達30場。全民健身活動蓬勃開展,有組織參加體育鍛煉人數占鍛煉總人數的比例達50%以上。五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更加有力。打造一批全民健身信息和媒體服務平臺??h(市、區)基本實現省級體質測定與運動健身指導站全覆蓋,省、市普遍建有科學健身指導專家服務團隊,全省每2年開展一次國民體質監測,并分別以省、市、縣(市、區) 為單位發布監測報告。建立全民健身志愿者服務站,打造百萬全民健身志愿者服務隊伍。六是全民健身服務產業更加繁榮。全省建成40個城市體育服務綜合體。建成年拉動健身消費500萬元的健身俱樂部1000個。體育服務業收入總規模超過1800億,增加值占體育產業增加值35%左右。體育消費總規模達到1500億。
問:在《江蘇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中,江蘇全民健身工作今后五年主要有哪些思路?
答:根據黨中央、國務院和國家體育總局關于全民健身改革發展的要求,結合江蘇實際,《江蘇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對“十三五”的江蘇全民健身工作提出了四條基本思路。一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對江蘇工作的明確要求,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按照江蘇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兩聚一高”的部署,科學謀劃新思路和新舉措,推動全民健身事業全面均衡可持續發展。二是認真實施全民健身國家戰略,主動融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大局,不斷強化和完善政府公共服務職能,積極轉變體育發展方式,推進體育制度創新,優化體育資源配置。三是深入貫徹健康中國國家戰略,緊緊圍繞健康江蘇建設,推動康體緊密結合,搭建健身健康融合發展新平臺,打造健身健康產業體系, 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健身和健康訴求,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四是持續完善公共體育服務體系,推動城鄉基層全覆蓋和均等化,突出城鄉一體、區域協調、人群均衡,深化科學健身內涵,豐富公共體育服務供給,進一步提高社會滿意度,為增強民生福祉、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問:《江蘇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是怎樣貫徹健康中國國家戰略的,全民健身在推進健康江蘇建設中將發揮哪些作用?
答:在2016年8月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習總書記要求要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的觀念,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在黨中央和國務院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從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出發,對新時期開展體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督K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通篇都貫徹了健康中國建設要求,從發文目的、發展思路、工作舉措等方面,要求不斷完善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營造全民健身良好氛圍,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提高有組織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口比例,努力提高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素質?!秾嵤┯媱潯愤€就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融合發展,提出了具體工作要求。一是打造體醫結合的設施和平臺。提出大力發展康復機構,發揮體育在防病治病和康復等方面的作用。像江蘇常州市建設了體育醫院,在全國形成了一定反響,我們將繼續在全省推廣。在現有國民體質監測網絡基礎上,打造集運動能力評估、體質健康測試、運動處方提供、科學健身指導、業余等級評定、健身志愿服務于一體的體質測定與運動健身指導站,實現縣(市、區)全覆蓋。應用先進技術發展可穿戴式的運動健康設備。二是推動健康關口前移。開發應用體質健康監測大數據,為各類人群建立終生健身健康檔案,建立完善運動處方庫,并在 “十三五”期間,繼續在全省范圍內進一步探索完善“醫保健身一卡通”政策。三是建設體醫結合的人才隊伍。在高校開設運動康復專業,實現人才培養與就業崗位、科學研究有效銜接。整合醫院、科研院所等機構的專家資源組建科學健身指導專家智庫,參與全民健身宣傳和科學健身指導公益活動。
問:在經濟新常態下,《江蘇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在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促進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發展方面提出了哪些新舉措?
答: 加快發展全民健身服務業是推動體育產業向縱深發展的強勁引擎,對挖掘和釋放消費潛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增強經濟增長新動能具有重要意義。《江蘇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的一個重點就是主動適應新常態下江蘇經濟社會的快速變化,強調全民健身助力經濟轉型。首先,《實施計劃》對全民健身產業發展提出了量化要求,這個在前面的發展目標中介紹過。其次,《實施計劃》明確了具體工作措施,要求建設一批省級體育產業基地、培育一批全民健身產業重大項目、打造一批縣域特色全民健身產業集群、扶持一批運動休閑特色鄉鎮、建成一批城市體育服務綜合體。要求推動新型技術在全民健身領域的應用,發展新興業態,開發一批全民健身服務產品,擴大與全民健身相關的產業門類規模,使健身服務業在體育產業中所占比重大幅提升?!秾嵤┯媱潯愤€從需求側和供給側發力,要求做好國家體育總局全民健身公共積分試點,在特定時段向特定人群發放體育消費券。“十三五”期間,江蘇將每年向全省健身群眾發放體育消費券5000萬,并設立省級專項資金,實施健身俱樂部聯賽制度和業余運動等級評定制度,扶持健身俱樂部發展,促進群眾健身消費。
問:與以往相比,《江蘇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在建設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上有什么新的側重點和亮點?
答:“十三五”是江蘇高水平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圍繞江蘇省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新形勢新任務,在建設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方面,《江蘇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突出了一下三個方面的要求。一是更加強調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和均等化。提出實施《江蘇省公共體育服務體系指標體系(2.0版)》,所有市、縣(市、區)都要達到省定標準。實施《江蘇省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基本標準》,全省各鄉鎮(街道)基本建成全民健身中心和多功能運動場,行政村(社區)基本建成體育活動室和多功能運動場,同時每個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都建有健身小公園和健身步道。二是更加突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協調發展。推動“10分鐘體育健身圈”向城鄉一體化發展,拓展鎮級綜合文化站的體育服務功能,發揮村級體育文化活動場地的陣地作用,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提檔升級,加快體育設施向規劃村莊覆蓋。強化區域協調發展,支持蘇南地區圍繞基本實現體育現代化率先建成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支持蘇中蘇北地區建成比較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促進人群協調發展,建設青少年公共體育服務促進體系,打造在職人群公共體育服務支撐體系,完善老年人公共體育服務保障體系,構建殘疾人公共體育服務康復體系。三是更加要求拓展全民健身服務功能和深化服務內涵。不斷豐富城市社區“10分鐘體育健身圈”內涵,充分利用老舊街區、閑置廠房、立交橋下、高速公路服務區和機場候機大廳等潛在空間,巧妙配置健身設施。大力推進體育公園、健身步道、戶外營地、自行車騎行道等戶外體育設施建設,并與生態相融。貫徹好《江蘇省公共體育設施開放管理辦法》,提升規范化管理和專業化服務水平,擴大免費或低收費開放范圍。
文章來源:江蘇省體育局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