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越了紅線的購車“借”款
信息來源:江蘇省紀委監委網站
“怪我自己紀律意識不強,與服務對象相處,沒有真正做到君子之交清如水,以為‘借’點購車款沒問題,結果受了警告處分,真是悔不當初……”接受談話時,孫某成悔恨地說。
個體工程老板周某華長期在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承做綠化項目。孫某成作為時任區住建局園林綠化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經常參與開發區綠化項目驗收工作。
孫某成有時會對周某華公司項目上的一些瑕疵,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工程款一撥付,他都會第一時間打電話給周某華表示“關心”:“周老板,錢到賬了吧?舉手之勞,互相幫忙嘛。”
周某華對孫某成的示好心領神會,多次表示“要好好聚聚”“孫主任的事,就是我的事”。一來二去,兩人熟稔了起來。
孫某成明知周某華是自己的管理服務對象,卻沒有保持正常交往距離。不久后,他邀請周某華到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幫忙選車。
當天,孫某成看中了一款悅達起亞K4轎車,時價13.36萬元。“我只帶了2萬,先交個定金吧。”孫某成一邊對銷售員說,一邊瞅向周某華。
“看中了就買!這才多少錢,我來付。”周某華趕緊表態。
“這不行,我自己有錢,不能讓你掏。”
“就當是我借你的,隨你什么時候還。”
看到周某華如此有“誠意”,孫某成就順水推舟地讓他付款,但口頭上說是“借”他的錢。周某華當場刷卡,付了13.36萬轎車購車款,孫某成自己刷卡繳納了1萬余元的購置稅、保險等費用。
提車后,孫某成花了半年時間才陸續將周某華為自己墊付的購車款全部還清。他后來坦白道:“周某華提出墊付時,我以為朋友幫忙墊付購車款不算什么大事。自己這算是借,不會犯什么錯,便沒有拒絕。”
“你說是借款,為什么沒打借條?還錢的時候,為什么不付利息?”面對區紀工委第一紀檢監察室干部小趙的質問,孫某成低下了頭。
“俗話說,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短。”區紀工委審理室負責人說,孫某成和周某華是管理者被管理者關系,私下也沒有什么正常朋友的往來。周某華幫他墊付巨額購車款,是因為他手中的綠化項目驗收權力。“雖然后來還了借款,但逾越了政商交往紅線,違反了廉潔紀律規定,必須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后果。”
下一篇:手握公權,他卻“接私活”謀私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