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是一種無聲的滋養
家風是什么?在我看來,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是一種無聲的滋養。它滲透在家人一言一行的生活點滴中,浸透在日日陪伴的言談舉止間,即便沒有如世家大族那般形成家訓格言并代代相傳,卻一樣能傳遞出道德教化的無聲力量,深深浸潤著我們的心靈,直至一生。
我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記憶里,祖父曾是村里的會計,能打得一手好算盤。下雨天總愛坐在門邊敞亮的地方,捧一本發黃的老書來讀。在文化貧瘠的農村也算是一個識得幾個字的文化人了。祖父還能寫得一手耐看的毛筆字。每到年關將近,附近的大爺伯伯們都愛端上一瓶墨汁、一沓紅紙來請祖父寫春聯。祖父總是樂此不疲,一連要忙上好幾天。等正月里到鄰居家拜年,看到祖父的字貼滿了墻和門框,我們就覺得特別有面兒。那時祖父常用最樸實的語言教導我們,做人要孝敬長輩,不講臟話、不吐臟字,大人說話小孩不要插嘴,隨手關燈,不浪費一粒糧食,吃飯時長輩不動筷,晚輩不能動之類的規矩,最初便是從祖父那里習得的。
祖母雖是一農村老太太,但性格里卻有著不一般的要強和倔強。在剛剛實行計劃生育的年代,鄉里來人動員已有身孕的母親去做人流手術。求情不得,祖母見狀拿上一把菜刀就把那一干人嚇跑了。后來的罰款是定要交的,但小弟也在祖母的保護下得以誕生。后來的成長歲月,祖母也一直用各種不同的方式愛護著我們。上小學時,我因為個頭小、年紀小,總被班里調皮的男生欺負。祖母得知后,追到學校,告到老師,還把那個欺負我的男生好一頓嚇唬。打那以后,因為我有一個“厲害的奶奶”,便再也沒有人敢欺負我了。
父親是十里八鄉有名的“能人”。小時候總覺得父親滿腦子里裝著太多的巧心思,一天到晚忙個不停。除了日常的農活,他會電工、焊接、嫁接,包粽子、包子、餃子也是一把好手。家里的角角落落被父親稍稍改造,就能簡單便捷不少,時常引來親友贊嘆。每次村里的電路壞了,連電工也搞不定的,亦或其他場合需要救急,都會請父親去幫忙。父愛是山,也是依靠。剛上大學那年,第一次離家,父親帶著我穿行在江城的大街小巷,我特別擔心會迷路。父親說,只要方向對,就一定錯不了。人生的路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接下來要說說我的母親。在一眾親戚的眼里,母親是勤勞賢淑的。聽父親的姑母,也就是我的姑奶奶說起過,我的祖母是有福的,因為自與父親成親的第二天起,母親便擔起了一日三餐和家務瑣細,幾十年來從未間斷。母親有一雙巧手。最樸素的食材經母親之手也能烹制得活色生香,新衣服上母親用五彩線親手繡上的片片花草,總能引來同伴艷羨,讓我們在物質貧乏、滿是黑白灰底色的年代也能體味出生活的多彩和美好。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說:“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學校也。”從父輩祖輩那里,我看到了“家”最初的該有的模樣。
家風如春雨,潤物細無聲。我想,家風是親情和睦,是鄰里相幫,是仁義寬厚,是勤勞友善,也是給予子女心靈的港灣和從容、獨立走向未來之路的勇氣和力量。
南京奧體中心經營管理有限公司
余宏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