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與“勤”
俗話說:“國有國法,校有校規(guī),家有家風”,那家風是什么呢?在我看來,家風就是一個家庭長期以來形成的能影響家庭成員精神、品德及行為的一種傳統(tǒng)風尚和德行傳承。而我家的家風濃縮為簡單的兩個字“孝”與“勤”。
都說“百善孝為先”。外婆去世的早,從小我就耳目染著母親對外公的孝行,伴隨著母親以孝為先的諄諄教海,我深刻領會到了“何以為孝”。外公常年住在農村,每次回老家看望外公,母親都會帶上我去超市挑選食品,然后和我說,這種餅干松軟,外公喜歡吃;這種肉松有營養(yǎng),外公適合吃,到時回老家?guī)Ыo他吃。每年寒暑假,母親也會讓我陪著她一起回老家看望外公。記得多年前,母親負責多地園林工程項目,每次工程完成后的休假都會親自接到外公,讓從未出過遠門的外公看看外面的世界,感受外地的風俗。天氣轉涼時,在我做功課的空閑,母親總會織著線衣陪在我的身旁。我不解地問:媽媽,你為什么總有織不完的線衣?她說,這是給外公織的,因為他的線衣都穿舊了破了,不暖和了,我得擠時間給他織一些,要不然冬天他會冷的。記事以來,母親用自身的言行影響著我,我從小就懂得孝順父母,懂得感恩父母。母親節(jié),我會用自己的方式讓母親開心;有什么好吃的,會記得給父母留一份;父母外出旅行時,會提醒他們放慢腳步,在外一定要注意安全;父母生病時,我工作再忙也要請假陪伴照顧他們左右,哪怕是給他們煮碗白粥,告訴他們,有我在,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有道是:勤能補拙。我一直認為我的父母雖算不上聰明,但他們都是勤奮工作、努力生活的人。他們正是通過努力學習,勤奮工作,面對困境迎難而上,永不言棄,最終通過競爭上崗實現(xiàn)了回城夢。在工作中,父母經(jīng)常加班加點,特別是母親的工作性質,忙工程時更是夜以繼日,徹夜駐守崗位;如遇夏天高溫季節(jié),站在連雞蛋都能烤熟的工地上作業(yè)更是家常便飯。我經(jīng)常問他們,你們都是單位的老員工了,為什么還那么拼命的工作???他們卻告訴我,因為他們都不聰明,但勤能補拙,別人能做到的我們也能做到,正如愛迪生所言:“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天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父母通過自身的勤奮努力,讓我們小家的日子越過越好,也為我樹立了良好的榜樣。他們的作為深深的感染著我,我變得越來越勤奮,越來越努力,最終實現(xiàn)了我的出國夢。國外學習的三年,我深知異國他鄉(xiāng)的不易,每日除了用功讀書,每晚堅持外出打工賺取生活費,為的是能夠減輕父母的負擔。每次和父母視頻,他們又會心疼不已,善意地提醒我不要因為學習、打工忙壞身體,可我卻說,我不比別人聰明,當然要比別人更勤奮、更努力才能趕上那些學霸。三年后,我順利畢業(yè)回國就業(yè),前路種種恍如昨日。我的父母因為勤,實現(xiàn)了回城夢,而我在他們的感染下,因為勤,進入了我夢想中的大學,完成了我夢寐以求的大學生活。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孝”與“勤”。希望我家家風能引導著家中的每一位成員在未來的路上積極向上,勇往直前。讓中華美德在我們的傳承下閃閃發(fā)光,永遠不老!
集團投資發(fā)展部
李楊純子
上一篇:我的爺爺
下一篇:勇于自我革命 永遠朝氣蓬勃



